你的位置:论坛首页 -〉户外园地 -〉自游宝典
  人气:6123 | 参与:0 刷新|返回|】 
 标题:自游一族头驴培训之事故篇[只看楼主精华 热帖  

嘟嘟
32
 [在线]
  发帖时间:2004/8/27 22:53:57 · 楼主  · 绿客 于 2004/12/29 10:04:43 最后回复本帖 查看 收藏 | 返回 

2004年8月14日,深圳回归线户外所属『青梅煮酒坊社区』领队高粱米 、龙腾翔组织的 “中崆峡谷避暑泡双龙潭” 活动发生严重意外。队伍在水潭边上扎的营地于21时许遭受山洪袭击后队员“职业间谍”(网名,女)遇难。


2004年7月10日,一网名为"爬来爬去"的男子和杭州的几名驴友到宁海参加自助游。当天下午,"爬来爬去"不慎丧身水潭。


2004年7月3日应六盘水市“月亮洞探秘”活动主办单位邀请,由北京大学山鹰社王荣涛、张伟华和清华大学山野协会黄德等3名队员组成的登山队在2名当地向导的带领下,在攀爬六枝特区老王山月亮洞时,因手攀的1块约1.2米高、0.4米宽的岩石突然脱离崖壁,黄德堕下悬崖遇难。


2003年9月27日下午4时许,几名登山爱好者来到温州市区过境公路风门段的风门山攀岩,领头的是被温州市登山界公认为登山“第一高手”的王龙飞。他们几乎每个星期都去,每次都是由王龙飞先绕道徒步攀上山顶,放下保险索,然后由其他登山者系着保险索依次攀登。也许是因为对风门山的地形十分熟悉,也许是对自己的攀登技术过于自信。这一次王龙飞并没有绕道,而是在没有保险索保护的情况下,只戴着安全帽赤手向山峰攀爬。然而,不幸发生了,快接近山顶时,王龙飞突然摔了下来,因伤势过重而不治身亡。

2003年8月3日,乌鲁木齐一支由三名爱好者组成的小队在徒步黑沟-冰塔林-博格达-天池路线时,在北天山东段黑沟地区突然发生滑坠,遭遇山难,一名队员遇难。


2003年8月23日,杭州网友伊旭军(原籍金华汤溪冬畈村)与通过杭州“山水天堂”网(杭州“山水天堂”户外运动俱乐部的网站)结集的十多位朋友一起,前往东海桃花岛。当天下午,伊旭军在下海游泳时遭遇大浪后溺水,经抢救无效身亡,年仅26岁。

2003年5月31日12时30分左右,珠海凤凰山主峰发生一起登山者坠崖事故,一名男子在登山时从几十米的高处坠落导致头部受重创死亡。

2003年5月广东绿野户外休闲探险登山队、北京K2登山队在攀登青海省玉珠峰时发生山难,5人遇难。5月6日,广东绿野户外休闲探险登山队队员王涛、邝君咏(女)、周虹俊在登山时遇暴风 雪遇难。5月10日,北京K2登山队队员任玉昆、王海亮在登山时暴风雪遇险,


2003年5月1日北京绿野俱乐部成员大海(真名魏洪海)独自一人在 攀登四川岷山最高峰——雪宝顶时遇难。


2002年8月13日,北京大学登山队“山鹰社”在攀登希夏邦马峰西峰过程中,5名学生失踪。


2002年8月5日,深圳网友自发组织的户外活动又出死亡意外。在一次穿越海岸线的活动中,一名登山者不幸坠崖身亡,成为继2002年5月19日深圳七娘山自发登山活动发生两人死亡事故后的又一起惨剧。

2002年5月19日凌晨4点左右,深圳两支由市民自行组织的登山队,在深圳龙岗七娘山因突遇雷雨被困山中。深圳龙岗警方出动500余名民警及消防人员进行救助,共有50人遇救,两名登山者(鲤鱼、蛋白质)遇难。

2000年5月21日阎庚华在恶劣的天气下登顶珠峰,成为国内单人登上珠峰的第一人。在下撤中遇难。


1999年8月1日北京大学三星电子女子登山队四名队员在技术指导李靖的带领下向雪宝顶顶峰发起冲击途中,队员周慧霞停下休息时,身体忽然失去平衡滑下雪坡,滑至雪坡末端时,周由于惯性被抛下悬崖,不幸遇难。


下面是发生在福州的一些事故:

2003年五一节,福州某俱乐部成员组织了一些爱好者到永泰乘皮划艇漂流,途中发生翻船、一队员遇难。

2003年5月11日,福州市登协组织人员上闽侯五虎山,一名队员擅自下水库游泳遇难。


2003年8月4日黄挺独自一人进入福清镜洋镇九字山达摩谷一极其狭窄的小峡谷里遇难。据推测,黄挺是从山崖高处滑落,摔倒后脑袋着地死亡。

上面这些山难事故不外乎就那么几类,在溪谷露营时离溪较近遭遇山洪,在游泳、漂流中溺水,在攀爬中发生滑坠。有时教训比经验更重要,何况这些还是用别人的鲜血甚至生命换来的,多分析造成这些山难的原因,让自己在以后的户外活动中不犯同样的错误,在户外犯错误有时就意味着死亡。时时刻刻要有安全意识,不做任何盲目冒险的事,别逞一时之勇,遇到危险要及时回头。


1.在溪谷中露营时要特别注意山洪,在出发前要了解活动地的天气情况,如有雨及早取消,在溪谷中行进、扎营如遇到下大雨,应尽早向高处安全的地方转移,雨越大动作越要快。在选择露营点时多了解一下周围的环境,以便在遇紧急情况时不至于太盲目。不要到刚连续降完雨的地方去,这种地方很容易引发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

2.不在水情不明的地方游泳,如要游泳最好和同伴说一声,让同伴注意一下,一旦不对劲要及时呼救,最好能有保护。

3.户外活动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不要做超过自己能力的事,山永远在那,而生命只有一次。不要独自一人进山,在户外没有英雄,在自然面前人实在太渺小了,尊重自然,珍惜生命。

下面是发生在浙江的一些事故:
1、  杭州桐庐某次探险,事先明知天气不好,冒雨进行,结果山洪暴发,险些酿成类似“深圳七娘山事件”,杭州市政府动用警力,全乡动员,全民营救,总算没出大事;

2、  杭州临安清凉峰顶某次露营,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域,在冬季,在夜晚违规放烟火,后半夜又违规使用炉火,引发火灾,接连烧毁几座帐篷,差点引起大面积烧山。冬季满山枯草,山顶无水源,又是夜晚,差点连人(二三十人)带保护区一起玩完;


3、  某俱乐部举行大清谷越野登山,近百人混乱一团,丢30多人组织者居然不知道?最后连多少人没下山都不知道。

4、  某俱乐部举行白龙潭越野登山,几十个同行者中甚至有穿高跟鞋去的,全是野路啊,结果头尾相差几公里,根本照顾不了,仅这一次就有两人因摔伤而急送医院的,小伤不计其数,其中一个头上缝了7针。


5、  某俱乐部举行清凉峰越野,一大队人在原始深林中迷路,弹尽粮绝,30几个小时找不到路。


——
怀着超越生死的痴迷,
在仆倒与地的时候,
目光已触及到金色的天国,
看到的是一番灿烂的情景;
确信肉身受到磨难的时刻,
心灵正在与雪山和神灵进行对话,
生命正在被淘洗被照彻......

——



嘟嘟

32
 [在线]
 □ 主题: 回应:自游一族头驴培训之事故篇
 □ 内容:

这是自己经历的一些事故:

一次几个山友和缘野登山队的几个朋友一起由兔耳山穿越到十八溪,在攀爬一处乱石坡时,前面的一个队员不慎踩动一块十几厘米见方的石块,在大家一阵惊呼声中石块开始翻滚而下,紧随其后的缘野队的一名队员立即用自己的右脚顶住了石块,避免了可能造成的更大伤亡。缘野队那名队员用自己的小腿负伤的代价换取了紧随其后的其他人的安全。

(玩了这么多年户外,我没佩服过什么人,惟有缘野的那些老驴,很荣幸在我初入户外时,那个老驴用自己的行动让我知道了什么是户外的真精神。)

一次在由天门洞沿溪穿越到溪洋村的途中,在上一个两三米高笔直的小土坡时,刚上去的一名队员不慎踩落了一小石块,砸在紧随其后的一名队员头上。

(这次负伤本可以避免的,如果前方的队员及时清理沿途可能松落的石块,如果上去的那名队员落脚轻些,如果后面的那名队员没跟那么紧)

一次在穿越青云山的途中,在过一个三四十米高的碎石坡时,走在最前面的一名队员因用力过大,踩落了一块蓝球大小的石块,石块滚动下落,从一名队员的的小腿上砸过,所幸在以后的下落过程中没有再造成更大的伤亡。

(纵观几次负伤,在户外活动中最常造成伤害是滚石,应尽量避免走碎石坡,特别是直上直下坡度较大的碎石坡,如实在无法避免时,应拉大距离一个个通过。走在前方的队员要及时清理沿途可能滚落的石块,放到平稳、不易碰到的地方,如实在无法移动,要通知后面的队员,并一个传一个直至最后一名队员。在向上攀爬有可能碰落滚石的地方时,一定要先让滚石可能下落方向上的队员避让到安全的地方。在过碎石坡时尽可能往有植被的地方走,一则有植被的地方,石块不易滚落,二则用手抓树枝、杂草等物可减轻脚底的用力度,避免踩落石块。)

2002年12月7日俱乐部在由赤壁穿越斗湖时,在快到顶时迷路,领队决定冒雨连夜原路退回,下撤途中在绕过一个小悬崖时,一名新手发生滑坠,直接从四五米高的岩壁上滑下,掉在下面的水潭里,所幸没事。

(此次活动中犯了几个错误,1.不该冒雨连夜原路退回,当时下撤的路都是在悬崖峭壁间,落差有几百米,雨夜一路湿滑,不出事才怪。2.即便下撤,人员也要进行分配一下,当时有40多人可分为三、四个小队,做好新老驴相结合,各队距离不可拉开,在危险的地方要有人接应指路。)



[此帖子于2004-8-31 10:35:19被嘟嘟编辑过]
——
怀着超越生死的痴迷,
在仆倒与地的时候,
目光已触及到金色的天国,
看到的是一番灿烂的情景;
确信肉身受到磨难的时刻,
心灵正在与雪山和神灵进行对话,
生命正在被淘洗被照彻......

——
  发帖时间:2004/8/27 22:56:04 · 0楼  返回 | |  



嘟嘟

32
 [在线]
 □ 主题: 回应:自游一族头驴培训之事故篇
 □ 内容:

到海边游泳必须注意这么几点: (转贴)
1、任何情况下,必须准备救生器材;
在海里脚抽筋的人我见多了,虽然对泳技高超者,小菜一碟,但毕竟不是每次都那么幸运的。
2、泳技不佳者,注意泳圈不可太大,最好改用救生衣;
从泳圈的中心滑出,而手忙脚乱淹死的,绝对不是小数了!
3、尽量在当地人的海滨浴场游泳;
当地人了解海底是否有礁石、漩涡、激流、鲨鱼等,一般当地人去的地方(包括正规开发的浴场),海情都不会太复杂。
4、尽量在人较多的浴场游泳;
倒也不是要像北戴河那样(估计鲨鱼都不喜欢北戴河那么多人)^&^,起码有几个伴,万一呼救的时候还能有人听见。
5、最好是白天下海;
晚上能见度不高,救援困难,起码也找个热闹的灯光浴场,近岸戏水。
6、别离岸太远;
其实200米和200海里的水质都差不太多了^&^,万一真出现突发海啸(比如地震引起),200米或许还能把你打到岸上来,起码生还希望大点。
7、最好下海前能知晓天气预报及海浪分析;
我到海滨度假前,一般都综合考虑,免得大老远赶过去,下不了海,若强行下海就不太好了。



——
怀着超越生死的痴迷,
在仆倒与地的时候,
目光已触及到金色的天国,
看到的是一番灿烂的情景;
确信肉身受到磨难的时刻,
心灵正在与雪山和神灵进行对话,
生命正在被淘洗被照彻......

——
  发帖时间:2004/8/27 22:57:21 · 0楼  返回 | |  



嘟嘟

32
 [在线]
 □ 主题: 回应:自游一族头驴培训之事故篇
 □ 内容:

国内九大山难案例分析 (转贴)
1. 1982“苍山案” 死因:寒冷、饥饿 教训:(1)年幼无知;(2)无任何野外生存装备;(3)未获得家长或老师的许可,盲目、私自去冒险;(4)我们的中学几乎没有野外教育。

2.1992“太白山”案 死因:滑坠跌成重伤、体力衰竭而亡 教训:(1)盲目探险,一时兴趣;(2)无任何野外生存装备;(3)缺乏野外生存的常识和经验;(4)恐慌情绪漫延,得不到有效控制;(5)山区旅游管理部门在游客人身安全管理制度、措施方面做得不够完善;(6)缺乏一个行之有效的救援机构。

3.1993“峨眉山案” 死因:为救伤者“一脚踩空,坠入100多米深的悬崖。”……“头部蹦裂”、“伤势太重”、临死前吃树叶、树皮和青草。 教训:(1)“由于他们探险是出于好奇与勇猛,犯下一个致命的错误,即此次行动完全是处于一种”保密“状态,这就使得他们在陷入绝境时,无人知晓。”(2)在获救前已断粮水5天4夜,体能已近衰竭,已有2人昏死过去。(3)“装有帐篷和食品的背囊被树枝挂下山谷;(4)“祸不单行,在莫江身后李崇波不慎滑倒,翻滚到10米外的岩下。”(5)获救的唯一线索是在小卖部曾买过80个鸡蛋和几斤饼干以及受困者之一的民警最后的鸣枪求救信号。

4.1994“阿尼玛卿案” 死因:滑坠导致身体严重受伤丧失行动能力,未得到及时救助,最后死于长时间体温过低。 教训:(1)6名队员五一人亲眼见过雪山,有关冰雪作业方面的知识亦仅限于怀柔基地王勇峰20分钟的理论课;(2)在大本营,没有一个具备一定登山知识的人,没有随队医生,没有同外界联络的工具。这便意味着一旦山上发生意外,山下将束手无策。没有后援,是登山之大忌,这些他们都忽略了。也许,他们寄希望于这是一座安全的山。(3)没有海拔高度计,无法知道确切的`海拔高度,以为距顶峰很近,实际上距顶峰高差还有逾千米;(4)当时天气已转坏,事前也知道5天后阿峰地区将出现大范围的降水天气,不顾一切,不带任何防寒装备在晚上登顶,完全违背登山常规;(5)C2的人未等突击登顶队员的到达就擅自先行撤营,理由是三人中只有一付可以使用的冰爪,怕雪大了下不去;(6)大本营在天气变坏一天后撤营,仅留一个人。无论出自何种理由,这一决定都是草率的的,说明他们对登山的严酷性和集体观念的重要性缺乏了解。(7)上山时未设路标,下山时在判断路线上发生分歧,为统一意见耽误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8)下撤时,孙平一脚踩空,顿时滚了下去。汪、王二人因保护技术的欠缺,被带着一同滚了下去。汪因此而受重伤。(9)三人在关键时刻分开行动,如若3个人保护着下撤,生还的希望会更大些。自救和同伴间的互救是登山中摆脱险境的第一步,不到万不得已是不应分散行动的。总结:登山的成功有三个重要的因素:(1)天时;(2)地利;(3)人和。天时:天气;地利:山情;人和:团队协作精神。此外,还有精良的装备,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严密的组织和周密的准备。

5.1998“轿子雪山案” 1998年1月21日,昆明市三名中学生在轿子雪山失踪。社会各界动员一千人次前去寻找未果。3月7,当地农民上山寻牛,在一线天附近的深箐里发现一具女尸和附近的红外衣。经验证,这就是失踪三名学生中的一位。后来在附近又找到另外两具,每具尸体相距约50米。三具尸体距大本营不到800米。 死因:突遇暴风雪,迷失方向,长时间寒冷、饥饿,其中一名(女生)慌不择路坠崖把腿摔断,在风雪中挣扎到最后一口气而亡。 教训:中学生缺乏在野外应付突发事变的常识与能力,在暴风雪来临时不知所措,找不准去大本营的正确方向,在与恶劣气候和大自然无望的抗争中最终成为失败者,可惜可悲!同去归来的同学说:“如果我们多学一点生存知识,多有一点生存能力。如果我们多有一点”‘团队精神’,就一定能够避免这个悲剧,把他们三个全拖回来。如果我们早一点体会到,只有保存自己,才能看到更多的自然和人生的风景。如果轿子雪山的旅游设施更完善一点儿,有更多的路标,有一个灯塔……”

6.1999“雪宝顶案” 新华社北京8月11日电,北京大学女子登山队队员“21岁的周慧霞(在攀登四川岷山主峰---海拔5588米的雪宝顶时)从海拔5200米处滑坠到4600米处,不幸遇难,……” 死因:高山反应较强烈,在神志较差的状态下,在20度的冰坡滑坠,因她没有紧急处理滑坠经验,加上山上雪硬,一滑坠就控制不住速度,导致悲剧发生。 教训:(1)未始终保持结组队形;(2)缺乏下滑制动的自我保护技术;(3)对有较强高山反应的队员(特别是女队员)要格外注意。高山反应回使人的思维麻木、动作变形迟钝,影响技术的正常发挥。

7. 2000“玉珠峰”案死亡人数:5人;严重冻伤:1人死因:突遇暴风雪,滑坠或二次滑坠当场死亡,或滑坠后身体处于极度疲劳状态下昏睡过后再也没有醒来。教训:(1)广东绿野队所有队员在攀登前没有经过任何初级冰雪地形攀登技术、个人保护、相互保护和结组保护技术训练,甚至缺乏起码应具备的野外求生知识和心理准备。这一点从队员邝君咏在并不陡峭的冰坡上单独滑坠、队员周虹俊在已下撤到很安全的雪线以下遇难就可以看出。如果队员们掌握初级的冰雪地形行走技术或采取结组保护攀登就不会发生在坡度不太陡的冰雪坡上滑坠。如果队员们按登山战术的一般要求,携带必要的防寒装备和食品去登顶,在玉珠峰当时的气候条件和海拔高度下,就是野外采取蓝露营措施,一、两天内也不会危及生命安全。如果具有求生的心理准备和基本的野外求生知识,在高海拔的雪山上,下撤到安全高度后,在没有防寒装备、没有同伴支援的情况下是决不应让自己睡着的。(2)北京凯图登山队7名队员用一条三十多米的绳子进行结组保护攀登,无异于集体自杀行为。任何一名队员滑坠,其他队员根本来不及做任何保护动作,就将一起滑坠,根本起不到相互保护的作用。在登顶队员结组中,没有一名冰雪攀登技术熟练并掌握保护技术的队员。在遇到突发事件时,不知道该如何正确地采取自救和互救措施,错失了救援的时机。造成了不该发生的伤亡。(3)这两支登山队的领队都不具备一名登山组织者应具备的登山组织指挥能力、突发事件处理能力、登山路线的选择、营地的设置、天气的判断、时机的把握等基本的经验、知识和能力。广东绿野登山队的领队在对自己队员的体力、技术和心理状态及登山理念根本不了解的情况下带队登山。按高山探险战术安排的基本原则,应将体力、技术水平不同的队员编成不同的攀登小组,在可以相互支援和接应的情况下进行攀登。而该队领队却采取了一窝蜂大家一起上的错误战术,在关键时刻指挥不利,导致队员行动不一致。在发生问题时没有支援和接应力量,救援过程中又判断失误,采取了极其错误的措施,在三名队员失踪未找到的情况下,放弃了继续寻找的机会,并极不可思议地做出了拆出C1高山营地下撤的举动,进一步断送了失踪队员生还的机会。如果必须下山求救,留下帐篷、睡袋、食品和燃料及通讯设备,不但可以挽救凭求生的努力返回营地的队员的生命,也为下一步的救援工作打下了基础。这是国际登山救援历史上有过无数成功先例的基本准则之一。北京凯图登山队的领队在明知广东绿野登山队发生山难事故,自己无力组织救援且天气状况不好的情况下,不仅不按照国际登山惯例,首先协助寻找救援失踪和遇难的山友,反而不听劝阻,不顾天气状况,不顾队员之间体力、技术差异,也是同样采取一窝蜂战术,全体结组在一条登山绳上强行攀登。在发生问题时不及时停止行动,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而是让豪无登山经验的队员们自己继续冒险攀登,以至再次发生伤亡事故。(4)在保障登山安全的关键环节之一的通讯联络上,两个队的领对同样犯下了底级的错误。广东绿野登山队使验用玩具讲机且在攀登过程中经常光机,不能保证正常联络沟通,耽误了救援工作开展的宝贵时间。北京凯图登山的领队和队长,在山上还有4名从未登过雪山的队员的情况下,将两名毫无高山经验连如何使用队讲机都不会的队员单独留在C1,自己未带队讲机就一起护送病号下撤。在山上发生事故时,队员无法通过对讲机要求救援,只得自己冒险下山求援,而山下却没有起码的救援力量,耽误了极其宝贵的时间,也是发生伤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登山运动包含着许多无法预知和想象的因素需要我们去克服,山难事故不可能完全避免,这其中的不可知因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正是登山的魅力所在。但只要我们科学地对待它,在攀登任何一座高山之前,按照科学的规律认真做好攀登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从技术角度来说就可以避免山难事故的发生。无论是广东绿野登山队还是北京凯图登山队,无论是领队还是每一个登山队员,如果在去攀登玉珠峰之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这次山难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8.2000阎庚华单人挑战珠峰案阎庚华,黑龙江哈尔滨人,1958年出生。1983年起从事极限运动,1986年,他从山海关跑到嘉峪关,成为中国第一位跑完万里长城的人。1999年他第一次尝试登珠峰,由于暴风雪,最后不得不下撤。2000年 3月2日,他奔赴西藏,5月19日突击顶峰,5月20日珠峰地区天气突变,5月21日,他只身冒着风雪向上攀登,于登顶下撤途中失踪。关于这件事,《中国青年报》2000年6月13日登载的一篇名为《回望珠峰》的文章中这样写到:“5月21日,阎庚华冒着狂风大作、飞雪弥漫的恶劣天气执意要登顶,并拒绝携带对讲机。在大本营的一位资深登山家指出,即使职业登山者也决不会在这样的情况下登顶。”“与此同时,5月21日上午,荷兰队队长汉斯也曾试图登顶。汉斯是世界上响当当的人物,他曾登上过6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但就是这样一位人物,当他登到第二平台时,由于天气恶劣,立即选择了迅速下撤,从而安全回到了8300米营地。”“两相对照,反差鲜明。正如一位山友所言——‘天气不妙回头下去就完了。’选择回头的困难在你的脑子里,不在山上。”“汉斯的做法是一个成熟登山者的做法,也是许多外国登山者真实心态的体现。他们决不以登顶为唯一目标,更追求体验自然,感受壮丽,与自然相融的自在。因此,在大本营,老外个个都是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在珠峰的阳光下斜靠在带扶手的躺椅上,闲适地喝着咖啡。日本队64岁的老头在宽阔的营地打起了棒球,俄罗斯队则带来了专用的桑拿浴设备,让一个月没办法洗澡的中国登山者和记者艳羡不已——‘这种自然的状态,恐怕才更接近登山的真正要义吧!’”

9.2001轿子雪山案昆明市某银行一名青年职工,单人探险拱王山区轿子雪山和马鬃岭一带,不幸滑坠遇难。教训:(1)出行探险不留线索;(2)只身一人贸然深入未知山区,在通过危险地段时缺乏自我保护能力;(3)在出事地段,据说有较安全的地段不走,不可思议地非要走容易滑坠的地段,着实令人费解。


——
怀着超越生死的痴迷,
在仆倒与地的时候,
目光已触及到金色的天国,
看到的是一番灿烂的情景;
确信肉身受到磨难的时刻,
心灵正在与雪山和神灵进行对话,
生命正在被淘洗被照彻......

——
  发帖时间:2004/8/27 22:59:10 · 0楼  返回 | |  



果冻

17
 [离线]
 □ 主题: 回应:自游一族头驴培训之事故篇
 □ 内容:

越看越心寒!以后要加强培训了,至少可以保护自己!
——
http://www.591off.com/
——
  发帖时间:2004/8/27 23:57:44 · 0楼  返回 | |  



茶堡太太

22
 [在线]
 □ 主题: 回应:自游一族头驴培训之事故篇
 □ 内容:

谢谢嘟嘟将自己的一些户外经验传授给我们,牢记在心。
——
老咯~~~连鼓山都爬不动了~~~~
——
  发帖时间:2004/8/28 1:03:07 · 0楼  返回 | |  



优婆姨


[鸟语花香,赏心悦目;人鸟同性,庄严尘刹;]
17
 [在线]
 □ 主题: 回应:自游一族头驴培训之事故篇
 □ 内容:

无论新驴老驴------户外活动安全,理性第一,千万别蛮干,以上血的事实可以让人更清醒!
真诚感谢嘟嘟给驴友们的忠告!
——

——
  发帖时间:2004/8/28 12:28:42 · 0楼  返回 | |  



无语~~

4
 [离线]
 □ 主题: 回应:自游一族头驴培训之事故篇
 □ 内容:

楼主做这些真是花了不少心思,辛苦了
——
你要离我多近才能发现我的悲伤.....
——
  发帖时间:2004/8/29 23:39:11 · 0楼  返回 | |  



闲云野

61
 [在线]
 □ 主题: 回应:自游一族头驴培训之事故篇
 □ 内容:

希望我们都能为自己负责。
——
纵情山水,闲云野鹤
——
  发帖时间:2004/8/30 20:49:09 · 0楼  返回 | |  



落英缤纷

83
 [在线]
 □ 主题: 回应:自游一族头驴培训之事故篇
 □ 内容:

2002年底的斗湖天池迷跟那次,我有参加。那次新人太多,行进速度差别很大,距离拉得很开。掉到水潭里的那个人是因为要过一个悬崖,没有任何支持点,只有一条比较粗的藤。但45人,来回两次,就是90次的借力,断了也是毫不奇怪的。

嘟嘟说不该冒雨连夜原路返回,可我觉得没有别的选择了。到现在,有没有人能想出更合适的办法?以便今后遇到这种情况时改进。

当时下着雨,没有带露营装备,站在原地淋雨到天亮?

回去的时候不少人的手电筒和头灯没电了,带备用电池的人不多,路又不熟悉,如果去探新的返回的路,可能要花更多的时间。但原路也的确是太险了。
——
只消山水光中
无事过这一夏

——
  发帖时间:2004/8/31 9:04:59 · 0楼  返回 | |  



嘟嘟

32
 [在线]
 □ 主题: 回应:自游一族头驴培训之事故篇
 □ 内容:

原则上不赞成走夜路,特别是危险的路,夜路的危险性比在白天走不知要多多少倍 ,走夜路的前提是路况好,没有什么危险性,比较熟悉路.就当时的情况,如果我是当时的领队,我会在选择呆在原地,生火度过黑夜,有可能的话在周围找个能躲雨的地方.与有可能发生危险相比,我宁愿在雨中淋雨.

在夜里迷路原则是要求呆在原地,可能的话生堆火,等到天亮再找路,不要在夜里去找路.
——
怀着超越生死的痴迷,
在仆倒与地的时候,
目光已触及到金色的天国,
看到的是一番灿烂的情景;
确信肉身受到磨难的时刻,
心灵正在与雪山和神灵进行对话,
生命正在被淘洗被照彻......

——
  发帖时间:2004/8/31 10:53:42 · 0楼  返回 | |  



槐花

25
 [在线]
 □ 主题: 回应:自游一族头驴培训之事故篇
 □ 内容:

认真拜读了,如果出行,一定要再仔细读读,谢谢嘟嘟。

——

——
  发帖时间:2004/9/23 20:43:39 · 0楼  返回 | |  



晚晴

4
 [离线]
 □ 主题: 回应:自游一族头驴培训之事故篇
 □ 内容:

有些后怕
——

——
  发帖时间:2004/10/10 17:27:38 · 0楼  返回 | |  



布哇哇

23
 [在线]
 □ 主题: 回应:自游一族头驴培训之事故篇
 □ 内容:

尊重生命
尊重自然
——
毁容了,可气质尤在
——
  发帖时间:2004/10/17 14:51:25 · 0楼  返回 | |  



黄如铨

24
 [离线]
 □ 主题: 回应:自游一族头驴培训之事故篇
 □ 内容:

今天才认真看过.记住了.
——
无限的活力,真不可失意.
——
  发帖时间:2004/10/26 20:34:11 · 0楼  返回 | |  



爱情咖啡吧

17
 [离线]
 □ 主题: 回应:自游一族头驴培训之事故篇
 □ 内容:

这么多事故说得我好怕啊,还真有点怕死呢,还没活够呢!嘻嘻!我可是新来的,还没参加过活动哦,不过先有心理准备也好!
——



——
  发帖时间:2004/10/30 11:20:57 · 0楼  返回 | |  
 【刷新】【返回】【】 
你的位置:论坛首页 -〉户外园地 -〉自游宝典 >> 快速回复:自游一族头驴培训之事故篇 □发表新帖子  □发起新投票 

回帖主题
  【文章转贴助手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超级链接 插入Email地址 插入图片 插入Flash 插入代码 插入引用 插入编号 插入声音 插入音乐 插入视频 飞翔文字
帖子属性


贴图
 登录后才可以上传文件   点击这里登录
      [按 Ctrl + Enter 可快速发表]
更多表情
·引用:

(c) 2024 059183.CN. 技术支持:亚豪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