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涉千里,只为再次遇见你--独龙纪行(7)2012-8-7 23:45
先写几句题外话,这次的独龙江,原本只是准备和卡夫一路同行,但易水寒同学坚持一定要和自己走一趟,看他那么执着,也就同意了,于是他又叫上了老候。因在网上随手发贴 ,虽意不在召人,却引来的退隐多年的秋雨同学,并在磨房巧遇发贴寻伴并最后被放单的秋雁同学,贡山又捡了南宁的大熊,我们的队伍完全超出我预料的人数,结成了6人的大队伍。认真负责,总怕会饿到队友的我们的后勤部长卡夫同学在贡山一顿疯狂的采购,令我们的徒步所需的物资增加了很多,加上背夫沿途所需的露营用品,致使我们所请的背夫在每人一个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四个,一行17人,真个把这自虐的路线走成了超腐的线路,绝对应该是独龙江史上绝无仅有的一支穿越队伍,值得赞叹!
9月30日 第六天
清晨在微光中醒来,村子里此起彼伏的公鸡啼叫声让我有了一种错觉,仿佛回到了家乡,一种久违的感动漫延在心里,静静的躺在床上我享受着这一刻,直到发现身边的秋雁起床,我也起床开始出发前的准备工作。
应该说,座落在群山中的迪政当村是很美的,一个被清晨的薄雾掩映着的村庄,静谥,秀美,只是即将出发的我却无暇去欣赏,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再来一次,住上几天。催着小陈去准备早饭,就开始整理那些要携带的食物和蔬菜,因为独龙江气候炎热,经过前几日路上的折腾,贡山买的蔬菜已有的开始腐烂,很是心疼。于是,在吃过早饭后,又让小陈装了些萝卜和土豆,在等着背夫来的空当里,把自己的电脑和相机,急救药品和当天的路粮装进了随身要背的小包里,掂了一下,也是不轻,有点担心自己的后背和颈椎,估计又要疼上一路了,惨!

小陈的家

静美的山村
9点左右,背夫来了,这一次估计小陈把全村的年青劳力都叫上了,他们掂 着我们的行李,个个呲牙咧嘴,尤其是秋雁的大包,75L的大包,装得满满的,背夫一个劲的叫着太重,但朴实的他们,还是把它背到了身上,出发了。
走出迪政当,即沿着独龙江水开始上行,青秀的山峰伴着湍急的江水,走在其中呼吸着那泌人心脾的自然气息,内心充满着愉悦。秋雨兔子撒欢一样跑在前面,而我和卡夫慢悠悠的走在后面,对迪政当充满着不舍。山路陡峭,下面就是呼啸而过的独龙江水,在过一个小垭口时,走在前面的背夫们都等在那里,我们也就势歇了一小下。这时,小陈从后面赶了上来,手里拿着一条蛇,告诉我们,在我和卡夫刚刚走过之后他即发现了这条蛇,当即吓出了一身冷汗,虽然预备了不少蛇药,但真的被咬了,那蛇药是否会起作用还真不知道,毕竟没有人试过,心里不停的祈祷,希望以后的路上千万不要再遇到这样的事情,老天保佑。
出行十几年来唯一一次遇到的蛇,谁能告诉我这是什么蛇,是否剧毒
过了小垭口,眼前豁然开朗,远处河谷的空地上,一个美丽的村寨滨江依山,宁静安详。翠绿的江水如一条锻带,蜿蜒而去,小陈说那就是独龙江里最后一个比较大的村寨--雄当。后面还有几个小村寨,但村民基本都已迁了出去,有的只剩下一二户人家,如果还需要补充什么的话这就是最后一个可以补充的地方了。

村子看起来仿佛很近,但走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我们也才下到江边,湍急的江水在这里变得平缓,远处,仍是青翠的山谷和碧蓝的晴空,美丽绝伦

走进村子,小陈他们已经在这里等候我们,小小陈说秋雁的包和公共装备的包实在太重了,他们已经走不动了,经过商量,我们决定在这里再增加二个背夫,并为他们买了四十瓶玉米酒,他们高兴的立刻带我去了村里唯一的小卖部,其实里面除了方便面和酒真的没什么可卖,但有酒就足够了。回到休息的地方,看到一个纹面的老阿婆站在门口,很想为她拍一张照片,但她摆摆手,我知道她是不情愿,就放下了手中的相机,她终于露出了腼腆的笑容,我也跟着开心的笑了起来。
继续前行,仍然是一路美景不断,没多久,就到了去往木当的三岔口,在这里,过一座桥,江的那边就是木当村,那条路通往扎恩,察瓦龙,最后到过察隅,而我们,选择的是不过江,沿着独龙江往它的上游日东曲前行,虽是殊途,但是同归,最后的终点也是察隅。

来到江边的沙滩上,我们第一次休息,拍照

孩子气的卡夫

全体背夫合影
下午三点,我们来到了新向红,一进村口拦着的木门,就是一个已经废弃人小小的篮球场,再往里走,只有几户人家,小陈他们已走进一户老乡的家里开始他们正式的午餐,而我们,也顺便吃了些东西然后就无所事事的在那里拍照
村口的小木屋
再贫穷的生活也怀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看看这个候哥象谁?
秋雨,左下脚就是我背的小蓝包
一袋青稞,一个鸡蛋,就着咸茶,就是背夫们的午餐
队伍中最年轻帅气,也最沉默少语的小伙子,大熊
从这里开始的二个小时的路程,是这一次独龙之 行中最好走的路。一路涛涛 的江水相伴,心情极好。说说笑笑中,我们就来到了让人胆战心惊的独木桥。我和卡夫到达的时候,易水寒和老候,还有秋雨都已经在对岸等候我们。这是一座用铁丝和独木板草草绑就的小桥,每道铁丝间有三四十公分的距离,桥下的江水湍急汹涌,一不小心掉下桥去,肯定就会不见踪影。我让卡夫卸下了随身的背包,秋雨走过来背了过去。走上小桥,感觉很是害怕,脚下不敢有丝毫差错,这时易水寒站在桥的那头准备过来接我,但他一上桥,立刻晃动得更加历害,我几乎掌握不住平衡,大叫着把他赶了下去,慢慢的一点一点蹭了过去,回过头,看卡夫已经走上了桥头,抓着铁线的双臂一直在痉挛,我的心也跟着紧张起来,只是不敢再让任何人走上桥去接她,还好,她虽然用的时间较长,但还是平安走了过来,舒了一口长气,继续休息等着背夫们过来。也许是常年走在这条路上的原因,他们经过时虽背着巨大的背包,却不见有任何紧张,如履平地一样就走了过来,心里真是佩服。
我们集体等在这里看背夫过小桥,就象等着欣赏一场精彩的电影
待背夫们全部走过小桥,我们继续开始在密林中穿行,一路上仍不停着的回味着过独木桥时的 惊险与刺激,与队友们相互取笑着。一个半小时后,来到了只有一户房子的石当。通往木屋的小路口坐着一个衣着褴褛的老人,脚上没有鞋子,看我们走近,立刻伸着干枯的双手,嘴里不停的嘟囔着,我们走到身边,一股酒气立刻扑了过来,想跟他说点什么,却发现完全听不懂他在说什么,这时,又走出一位老人,可能是他的老伴(后来再去,得知老人已被老伴下药毒死),上衣几乎不着衣物,脚上也未穿鞋子,但却一直怯怯的笑着,看着我们。小熊走近他们的房子,往里望了望,回来说这户人家实在太穷了,屋里还有二个人,都是只着烂烂的裤子,估计是他们的儿女,悲悯于他们的贫穷,善良的卡夫立刻将自己的外套脱下来披在老妈妈的身上,正和卡夫,小熊商量着看是不是住在这里,小陈追了上来,无论如何不肯让我们在这里扎营,也不让我们在这里过多停留,具体原因也不肯说,只说前面有营地,于是,只好放弃在此扎营的打算。半小时后,我们来到了一处平地,这里好象是一片荒废的菜地,平整了一下,第一天的营地就设在了这里。
背夫们因为经常这样在外露宿,发现他们实际上分工非常明确,有的负责搭帐篷,有的负责埋锅造饭,有的负责打水,井然有序,只是做出的饭实在是不好吃,我和卡夫还是拿出了炉头,为大家烧了一锅汤,用来下饭,看来这一路上,带着这东西还是必须的。饭后,在微弱的营灯下,我们聊天聊到深夜,然后各自钻到帐篷睡觉了。
徒步露营的六天,背夫们都是这样在头顶上兜起一块油布遮雨,然后躺在火堆边度过每一个夜晚
